1月10日下午,四川大学2018年“双一流”建设推进暨科研工作总结会在望江校区笃行楼隆重举行。大会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展以及科研工作情况,表彰了优秀科研工作者,展望了2019年工作思路,为全面做好新一年工作凝心聚力、振奋精神、鼓舞干劲。
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全体在校校领导,校长助理,院士、杰出教授,首席科学家,二级岗及以上教授,2018年度科研获奖代表,学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等500余人参加大会。
会上,学校“双一流”办主任李忠明汇报了2018年学校“双一流”建设进展情况。2018年,学校围绕“两个伟大”的宏伟目标,明确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十个一流”建设的年度任务,启动了重点建设的“12个一流学科(群)”和“19个超前部署学科”的建设工作。
2018年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十个一流”建设任务方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新突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创新创业大赛成绩全国领先,学校本科教育获得教育部高度肯定;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双百人才计划”成效显著,全球高端人才汇集效应初显,博士后人才潜力被充分激发;自主创新与社会服务取得新成果,标志性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基础科研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传承创新有了新进展,以江姐事迹为核心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与省委宣传部共建“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项目落户我校;国际合作交流不断高端化,“大川视界”、国际课程周(UIP)、“留学川大”等一系列国际化项目成效显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一流学科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建设的“12个一流学科”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次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及成果、重大科研奖励、成果转化等各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
科研院院长褚良银汇报了2018年学校理工医科研工作情况。2018年,为更好地从源头上激励科研人员勇攀高峰,激发创新活力,学校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人才—方向—平台—项目—成果”创新链;实施了一系列培育计划和专项;为科技创新能力再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8年在学校领导的率领下,在全校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四川大学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研项目和经费实现新突破,全年到校科研总经费近22亿元,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数503项,列全国高校第10,直接经费4.04亿元,列全国高校第9;科技成果成绩优异,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其中牵头4项(牵头通用项目获奖列全国第6);SCI论文全国排名第5位,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增长;科研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获批建设“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2018年教育部仅批复7个),新增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各1个,新增省级科研基地6个,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基地顺利通过评估或验收;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项(含滚动1项)、杰青2人、优青9人(列全国高校第9);高技术工作取得新成效,成果转化和校地企合作开创新局面。学校各单位科技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2018年学校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面临挑战和问题;2019年将在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拼搏、担当实干,努力为学校“两个伟大”的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科处处长傅其林汇报了2018年学校文科科研工作情况。2018年学校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大会,出台了《四川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举措,大力支持文科繁荣发展,再上新台阶。
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2018年学校文科科研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新突破:文科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新增国字号人才8人;科研立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居全国第一,承担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续道藏》编纂工作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4项,科研项目经费创历史新高,达1.73亿元;高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建设国家高端智库重点培育单位“中国南亚研究中心”,与省委宣传部共建“中华文化研究院”;一系列标志性重要成果相继涌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出台了《四川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文科)增选工作暂行办法》。总结2018成绩优异,展望2019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将全面落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若干意见和奖励办法,提升学校文科的动力、活力、实力、影响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晏世经副校长宣读了“四川大学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和“四川大学201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名单”。2018年,学校共颁发优秀科技成果奖3450项,优秀科技人才奖43项,项目和平台组织奖81项,科技管理先进奖22项。同时,学校2018年奖励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个人446人次。其中,9人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项目奖,325人获得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奖,62人获得优秀人文社科人才奖,50人获得了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贡献奖。学校还对3项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报告予以奖励。
校党委书记王建国、校长李言荣代表学校向获奖代表颁奖。
魏于全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代表汇报了重点建设学科“以生物治疗为主导的前沿基础医学与创新药物学”的总体建设目标任务、核心竞争力指标进展情况、代表性成果、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情况。
王琪院士、詹石窗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分别上台发言,他们首先感谢了学校对科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团队成员付出的巨大努力,并表示将以更强的干劲,不懈奋斗,追求卓越,以更大更好的成果回报学校的支持,服务国家的发展。
许唯临副校长介绍了2019年“双一流”建设重点工作思路。2019年学校将继续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推进“十个一流建设”和“一流学科体系建设”,着力建设若干高峰学科,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加快学科结构优化调整,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为第五轮学科评估奠定基础,汇聚力量,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全面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川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