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资料的隐性成本
信息越来越多,接收越来越容易,由“Pull”到“Push”的观念转变,使得任何人都承载了过量信息。互联网日渐强大,学术资料的生产量与日俱增,各种文献数据库的进入也益发快捷便利,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从未像今天这样易于获得。仅仅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仅仅面对一个浏览器,仅仅只是机械式地点击鼠标,网络就能慷慨地带给我们关于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超量文献。最重要的是:这些资料都是免费下载的。似乎这一切都在持续改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环境,不断提升科研效率。但是,任何免费的东西,其实都是有代价的。资料的免费下载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常常忽视这种免费背后蕴含的巨额成本。
免费的东西,付出得少,拥有之后自然不会太过珍惜,这是自然规律。文献一旦免费可下载,较之耗费巨资购得的资料,认真阅读的几率偏小。当免费下载量越多,几率持续减小。任何一种资源,一旦拥有量大大超过必须的阈值,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阅读文献需要耗费时间,下载的文献越多,表示需要阅读的文献就越多。如果不懂得筛选有价值的文献,一顿乱读的后果是科研时间的极大浪费,这一点在初学者身上尤为明显。他们往往会下载过多的文献,将阅读文献数量的多少作为考察科研是否努力的最重要指标,但对文献价值缺乏鉴别力和判断力,于是文献阅读了不少,但从中所获得的有用的观点并不多。太多资料让人产生倦怠。当面对一大堆迟迟没有看完的文献而焦虑时,会产生畏难情绪,可能采取走马观花的方式略读而草草了事,难以从中抽离出核心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
免费使得研究者省去舟车劳顿之苦,但却丧失了踏破铁鞋找资料的磨练机会。前网络时代,科研工作者要获取一篇文献,是比较麻烦的。本地图书馆及书店、学院资料室等学术成果集中之地,是研究者最主要的光顾之所。如果某一文献在上述场所遍寻不得,可能就要去北京图书馆找寻,从网络时代回望,往往觉得这种做法费用不菲且耗时甚多。但它的好处却是:在确定哪些文献是必须借助此法获得时,须更加谨慎--非经典文献否则绝不劳师动众,这也迫使研究者必须以正确的科研态度面对科研工作。这一过程附带的效益是: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现在很多研究生从头到尾都不需要为学术研究而出行,省了事却少了体验,未必是件好事。
免费电子文献的好处,除开方便查询、易于管理、节约物理空间等而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做读书笔记更加省时省事。但读书笔记也因此出现巨量化和空洞化的倾向,阅读者对于文献核心观点的掌握和记忆,也在相应退化。既然对一篇文章中的优秀段落可以借助简单的复制粘贴轻松记录,阅读者就有冲动疏于对文献观点的提炼,长此以往不仅导致阅读者归纳和总结能力方面的训练不足,更因为读书笔记动辄几十上百页,失却了做读书札记的本意,阅读者不经意间沦为“变相的文抄公”。特别是刚踏进科研大门的新丁,他们对知识处于极度饥渴状态,喜欢将文献中自认为很不错的信息统统纳入读书笔记。但是,当信息都记录在文档之中时,留存在大脑中的自然就少了。如果一篇文献阅读完毕,所做的读书笔记太多,那么我们需要自问:是否阅读文献的所得大多只是从源文献迁移到读书笔记中,留在自己头脑中的文献观点反而不多了呢?如果是这样,做读书笔记的功效又如何体现呢?
免费助长了人的懒惰,既然资料可以从远在天边的网站就近获得,那么去近在咫尺的图书馆或书店找资料反而显得很OUT,甚至有劳师动众之嫌疑,于是研究者遗失了逛书店和去图书馆“学林散步”产生的意外之喜。逛书店和去图书馆,最大好处是这些地方书的排列方式,常能给人带来思想上的跳跃,激发出意想不到的点子。在这种场合,研究者比较容易“被一闪而过的念头撞了一下脑袋”,从而灵感迸发。此外,拿着一本纸质的书随意翻动,比用鼠标一页页翻阅电子书,更易于在头脑中快速形成整体性印象。纸质文献不仅仅在操作上更方便,对阅读所生发出的神圣感也更强。
免费往往会驱使研究者容易沦落为下载狂,耗费大量时间却只获得一大堆永远不去浏览的资料。对免费之物,人的天性自然是多多益善。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类人:他们总是在不停地下载,不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文献,但是他们可能不会双击任何一篇文献加以阅读。对他们而言,下载本身就等同于科学研究。只要在文献下载上花费的时间足够多,就代表科研工作的绩效足够好。这种将对某问题的研究深度和理解程度,等同于针对该问题所下载的文献数量的多少,是极易产生的错误认知,也是不愿意潜心向学而产生的一种替代性心理补偿。
当免费的文献资料充斥着我们的电脑时,我们需要去反省:对某一问题和现象的探讨,真的需要如此之多的文献吗?我们是否存在过度下载的成瘾性依赖?我们是否潜藏着不愿意深入解读文献只想轻易点击下载的懒人思维?我们是否时刻警醒着文献超载带给我们的焦虑和生命的浪费?当我们愉悦地消费着网络提供的免费品时,是否意识到那些在后台隐性支付的成本早已超过了我们本该付出的?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很享受文献资料的可得性越来越好时,我们的科研态度是否悄然向下螺旋的方向正在急速变化而产生不可逆的不良影响?
(本文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