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决定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水平,是提高一个地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教育发达之地必是繁荣昌盛之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坚持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秉持“立足四川,服务西部,重点布局,辐射全国”的校地合作模式,在省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事业中,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川大力量。
省校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学校120周年校庆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四川大学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省市两级政府决定与四川大学,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领域、科技创新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领域、发展战略决策咨询和高端智库领域、高端国际化合作领域等5个方面通力合作,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落实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四川大学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深化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在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学校领导班子组成调研组奔赴四川21个市州调研考察,深入走访当地企业、农村、社区、医院、学校等,与地方党政领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主动对接地方及企业需求,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
在德阳,校党委书记王建国一行深入到东方电气集团汽轮机有限公司、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详细了解校企合作情况。王建国表示,学校希望以创新的博士后机制与德阳共建专职科研队伍,支持政校企在旌阳区等德阳下辖县(市、区)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分院,打造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
在攀枝花,校长李言荣一行与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共商校地合作事宜。双方就共同推进四川大学科技成果在攀枝花转移转化、共同设立校地战略合作专项资金、共建钒钛产业创新平台,共同推进攀枝花“一室两中心”为重点的钒钛科研平台建设,共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共建高水平研发及成果转化专职科研队伍,在医疗卫生系统展开全面合作等事宜达成了共识,并签署《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科教兴川助推转型发展
创新校地合作模式,以“校地共建一支资金、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为抓手,深入推进与地方的全面合作。一是,以“企业提需求、政府出资金、学校给配套”的方式,校地共同设立战略合作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教师面向地方和产业需求进行科技研发,破解学校科研人员立项研发与地方和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的难题。该模式2013年与四川泸州的合作中首创,2014年与四川德阳签订战略合作资金协议,促进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在泸州、德阳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已与四川省内8个市州及成都市高新区等设立“校地合作专项资金”,资金总规模达到5亿元,已实施的川大-泸州、川大-德阳联合研发项目149项,带动各类投资约68亿元,新增产值约35亿元,利税4.2亿元,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
二是校地共建创新研发平台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造和行业技术攻关需要,契合区域特色资源和重点产业,采取 “一地一策”的方式,与地方政府共建专业性创新研发平台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同时,学校还加强与成都市的全面合作,与武侯区共建“环川大知识经济圈”、与双流区共同打造“环川大江安片区国际化创新创业示范带”、与高新区共建“生物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及产业示范园、与天府新区共建“成都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三是,探索建立了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学校于2012年初由四川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四川省内第一个依托高校的产研院,整合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职能,作为学校专业性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目前,四川大学在全国布局技术转移网络(校地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分中心等)20余个。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平台(研究院、实验室、中心等)200余个。构建对接市场需求、促进成果交易、提供投融资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精准扶贫勇担使命 携手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自2012年开始对口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四川大学充分发挥综合大学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参与四川扶贫工作,定点帮扶凉山州甘洛县、广安市岳池县。学校本着“政府所急、群众所需、川大所能”的原则,杜绝“碎片化”,逐步形成“集约化”的工作模式,探索实践了智力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为帮扶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多名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扶贫工作。建立了部门、学院联络员制度和二级单位“一对一”帮扶机制。编制了学校《进一步推进定点扶贫工作的实施办法》,设立专项经费,确定帮扶项目。
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多措并举做好帮扶工作。学校积极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组织专家帮助帮扶县编制了发展规划。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助力地方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为对口帮扶县培训干部、教师和医护人员。发挥干部人才优势,创新构建了“1+N”干部人才扶贫模式。近年来,共选派了19名干部人才到帮扶县挂职,其中高级职称教师5人、处级干部3人,推动帮扶项目落到实处,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好评。发挥川大华西医疗资源优势,提高地方医疗卫生水平。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地方产业造血功能。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扶贫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精准帮扶的4个村中,有3个已脱贫“摘帽”,1个计划2018年底实现脱贫目标。学校荣获2017年“四川省扶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7年度中央及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学校荣获评价“好”,并在教育部直属44个定点扶贫高校7个获得“好”的评价中排名第一。
共同打造新型智库 服务四川决策资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学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战略研究、资政建言、舆论引导、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四川省委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提供各类决策咨询成果。
2013年12月,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大学签署共建新闻学院协议。目前,共建新闻学院在精品课程共建、骨干队伍共建、实践基地共建、研究智库共建、硬件设施共建、人员互聘互派等方面稳步推进,取得了效果。
2015年,四川大学组织专家、教授全程参与四川省委《关于加强四川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的制定工作。2016年,四川省启动了四川新型智库的申报,四川大学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智库、对外开放与合作研究智库、依法治省研究智库、社会治理与公共安全研究智库、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智库等5个智库获批四川省新型智库。
近年来,川大专家学者围绕四川省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美丽乡村建设、芦山地震灾后重建等方面为省委省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决策咨询报告,其中近40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采纳。承担省发改委招标及委托课题数十项,涉及省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四川省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创业、“一带一路”战略与四川省改革发展研究等,为四川省的改革发展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同时,川大教师们还积极为省内各县市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受企业委托提供相关设计、为四川各县编制十三五规划等。
通过共建新型智库,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川大学者积极为四川发展建言献策,为新时期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川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