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研究引领创新产业何时在中国开花结果

  • 日期:2018-10-06        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最近去深圳参加生物技术会议,让我想起32年前曾路过深圳。深圳变化巨大,我希望今后30年,深圳的生物技术产业也能出现巨大变化,带领或推动中国生物技术产业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设计,也可以这样直白地说:从代工厂为主变成原创为主。

  美国生物名教授办企业屡成经典

  我出国后在美国几个学校对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有一些见闻。

  1985年我在旧金山加州大学念研究生。1973年,加州大学生物化学教授赫伯特·伯耶与斯坦福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斯坦利·科恩发明了重组DNA技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生物学技术。1976年,伯耶与29岁投资家斯万森成立了生物技术公司基因泰克,标志着全世界生物技术产业的诞生。一个教授开创了全世界新的产业。基因泰克于1980年美股上市,打破了截至1980年全世界上市当天股票增加最大的历史记录。

  在伯耶的激发之下,其他生物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如哈佛、麻省理工的教授也纷纷建立了生物技术企业,其中不乏很多科学家不掌握任何专利,但拥有“know how”,坐在学校里掌控大局,指导毕业学生全职在企业工作。1980年代到1990年代美国生物技术产业出现了繁荣。

  1991年,我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导师是道格·麦尔登。1987年,一位医生与麦尔登等3位科学家一道创业。这个企业就是吉利德(Gilead)。世界十大药物制造企业多是很早以前成立的,在过去40年它们进一步通过并购而扩大。但吉利德却从无到有,不到40年跻身世界十大药厂。它不仅自身专注研发,且有足够的洞察力,收购合适的企业创造奇迹:前几年,一个只有82人每年赤字几千万美元的企业,却开出身价10亿美元。吉利德收购它12个月后,该企业的药物获得FDA批准,24个月后从市场收回全部成本,之后该药成为旗舰型药物。

  1994年我在华盛顿大学任教。那里也有过一些有关药厂的传奇。例如曾任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系主任的Roy Vagelos,他在华盛顿大学的改革包括研究生制度改革,1976年就任默克(Merck)研发总裁,后来成为默克的CEO。默克不仅是老牌的全世界十大药厂之一,而且原创新药第一。

  用Vagelos时,连他本人都感到奇怪。默克告诉他,我们就是要你的原创,不在乎你没有药厂经验。Vagelos没有辜负期望,带领Merck通过原创性药物造福人类。Vagelos还与深圳有关,他任Merck总裁时,决定送深圳一个制造乙型肝炎疫苗的工厂,在中国经济还不是很好的阶段,他为降低中国肝炎和肝癌发病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有过原创领先的历史

  我国的现代化学药物从依赖进口到主要进行仿制,但也有原创。

  20世纪上半叶,陈克恢在美国获得两个博士学位,期间到北平协和医学院工作过两年,研究麻黄素。麻黄素首先是由日本科学家从中药麻黄中提取出来的化学分子,但其药理作用不清楚。在协和期间陈克恢揭示了麻黄素的药理作用,并使麻黄素变成迄今为止在全世界由中药衍生单体应用人群最多、时间最长的化学分子。陈克恢回到美国以后还有很多重要的研究工作,也担任过礼来药厂研发总管,担任过美国药理毒理协会理事长,但他的麻黄素研究是经典。在中国研究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他单枪匹马地做出了经典工作。

  张昌绍于1940年回国到重庆的上海医学院,短短几年时间,他与化学家合作从中药常山获得治疗疟疾的常山碱和常山新碱,是从中药获得抗疟化学单体的先驱。屠呦呦等在1970年代从中药青蒿发现青蒿素,是大家更熟悉的故事,她们的工作不仅造福中国病人,也拯救了全世界被疟疾所困扰的人们。张昌绍在1940年代的工作,实际有美国科学家参与竞赛,中国科学家居然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领先。屠呦呦等1970年代的工作也是领先世界。如此不可思议,说明我国科学家可以做出世界领先的工作。

  1971年到197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明确了砒霜(也就是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特定的白血病亚型APL,这是中国第一次推出治疗白血病的化学单体分子。1980年代,上海第二医学院的王振义在国外科学家提出13顺维甲酸可以治疗APL白血病的基础上,发现全反型维甲酸才是治疗APL的有效药物。今天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型维甲酸成为全世界治疗APL首选药物,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深圳具备优势和实力

  原创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将在中国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愿深圳成为原创性科学支撑新型企业推动经济的中国第一。

  近年深圳创立了南方科技大学,同时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建立校区。它们会为深圳带来具备原创能力的科学家,推动高新技术在深圳的诞生。深圳应该对它们加大支持。我个人判断:千里之外长期办分校不可想象,分校最后很可能会被深圳完全拥有,只是时间问题。现阶段的分校很可能是过渡时期全国高校支持深圳的一种模式。

  除支持高校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之外,深圳在高科技、生物医药方面也进行了部署。虽然有些城市在生物医药先走一步,深圳已奋起直追。

  在广东,深圳也与东莞竞争。例如东莞有IT的血汗工厂富士康,深圳也有生物技术的血汗工厂华大基因。因为富士康能够生产精密仪器,而华大基因基本停留在使用仪器、粗糙加工信息的阶段,富士康对这种比喻不是很高兴,但应该宽容有耐心等后者迎头赶上。

  在经济积累、人才积累、科技积累的基础上,深圳有理由更上一层楼。希望在新的时代,深圳能催生如陈克恢、张昌绍、屠呦呦、张亭栋一样的原创性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深圳产生和转化其成果,推动深圳发展,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