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全面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

  • 日期:2021-03-31        来源:四川大学         点击数: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C/B1/02/B818F014FC30B6FF105201A824D_A6075913_76148.png

我校主要负责的5号坑出土的金面具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5/6B/2B/4532DD42A7A2D7DEB32A9A3020C_28342D16_572B3.png
我校考古队员在5号坑发掘器物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320日,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再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2012月,在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全面参与到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工作中。为满足新时期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与研究的需要,考古文博学院成立了由不同研究领域的15位教师组成的三星堆考古团队,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专业人员一道共同发掘祭祀区的567号器物坑。同时,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先后有21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全面参与到了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当中。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发掘工作的重启,是严格遵照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有效结合的理念,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指示的典型案例,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B/14/9A/98A0DF17B8B3A4913E804AA2089_C6A9CDDC_549E0.png

清理5号坑金面具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C/E2/D2/CF0F45C4EFD483BBF87A0D7B00F_172BE625_5A6D6.png

清理6号坑“木箱”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8/B2/9F/3656A47D5BA006E5CAE6CD7F0EB_C7218206_7204C.png

7号坑发掘场景

 

20201211日,我校考古队入驻三星堆遗址,参加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工作,并主要负责567三坑的发掘。其中5号坑最小,占地仅3.5平方米,但出土很多金器残片,目前已清理出多件金器和60余枚带孔圆形黄金饰片、数量众多的玉质管珠和象牙饰品,目前最令人瞩目的金面具便出自5号坑。6号“祭祀坑”发现了一具“木匣”,长约1.5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匣内装有何物仍然成谜。7号坑是我校负责的最大面积的祭祀坑,目前尚未发掘到器物层。此次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有助于解决长期悬而未解的学术问题,比如最基本的年代问题和性质问题。过去考古只发现了两个坑,这次增加到八个坑,并且对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探,有助于复原当时“神庙”或“祭祀区”内部的空间,对完整认识古蜀文化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乃至于反映的宇宙观念,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澎湃新闻、腾讯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持续关注并报道我校全面参与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等工作。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A/C2/E9/31C0E39889C86022CA4808F629A_4FBBA05D_49F7B.png


320日,央视新闻《夜话三星堆|传奇堆成三星堆》播出我校博物馆馆长霍巍在直播中畅聊三星堆传奇缘起。“我非常高兴的就是川大的团队在四川省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和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很多国内的高校正在现场开始一次非常重要的考古工作”,霍巍馆长谈到,1986年与陈德安和陈显丹等组成挖掘队指导班子,带学生到三星堆实习,自己作为一名助教参加了三星堆发掘。霍巍馆长在直播中还介绍了三星堆发掘的文物与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文物之间的联系,谈及了对此次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的期待等。

报道链接:https://zhibo.sina.com.cn/wb/114425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8/8F/39/27D245B4B03BCEFC0BF90DA5EB2_CB11377D_43710.png


320日,新华社采访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映福,他说:“此次发掘实现了机制上的创新,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形成高水平的发掘团队,构建了覆盖面广阔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实现了考古发掘现场与文物保护研究的无缝衔接”。

报道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845246?isview=1&homeshow=1&newstype=1001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E/34/2A/234404A62AE83F89CE5A1316577_19588FEA_66D06.png


320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三星堆考古发掘队队员、5号坑负责人、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博士马永超,在三星堆考古现场5号坑发掘金箔片的实时画面,记者详细阐述了马永超在操作台上用跪趴的方式,耐心、细心地清理坑内圆形金箔片上附着的泥土和其它的物质。

报道链接:https://tv.cctv.com/live/cctv13/index.shtml?spm=C28340.P2qo7O8Q1Led.S87602.81&stime=1616216400&etime=1616223600&type=lbacks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3/5B/CC/122777C1FC4446D896AA29E2F28_380FEB87_55731.png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黄金制品,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一张独特的金面具。321日,中央电视台采访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副领队、我校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于孟洲。于孟洲教授在采访中说:“它就是很褶皱特别厉害,然后大家猜想,有的猜就比如说它可能就是罩在青铜人头像外面的金面具,有的人就猜它可能是不是裹在其它器物外面的,也有的人猜说它是不是金杖外面的包着的金箔”。

报道链接:https://tv.cctv.com/live/cctv2/index.shtml?spm=C28340.P2qo7O8Q1Led.S87602.58&stime=1616281200&etime=1616288550&type=lbacks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2/3A/F6/2AF20E407F9E8DA5CCDAFD60C1A_D3D1650E_64B7B.png


3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考古队员利用三星堆78号祭祀坑内坡面结构的特点,解密古蜀人祭祀坑填埋方式。我校考古文博学院博士马永超在采访中说:“坑内的填土大致是呈倒三角状,四周的土是从周边往中间填”。

报道链接:https://tv.cctv.com/live/cctv13/index.shtml?spm=C28340.P1dzdfA9CsHZ.E1oxZyG629bH.168&stime=1616295600&etime=1616299200&type=lbacks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D/73/2E/7745BD7CAA4D092B96F01157F96_986750B2_14B00.png


葛维汉 David C. Graham1884-1962):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1932-1948任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教授、馆长

我校考古学人多次参与三星堆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早在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教授葛维汉、林名均等在三星堆月亮湾开展考古发掘,出土的玉、石、陶器共有600余件,其类型主要有石璧、玉圭、石珠、石斧、石锥、石刀、石杵、玉琮、玉璧、玉管穿、小玉块等,开启了“三星堆文化”的考古序幕。1935年葛维汉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第6卷上发表《汉州发掘简报》,对月亮湾考古发掘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还对出土的石斧、小玉珠、方玉、玉壁、石璧、小杵棰、石剑、石凿等玉石器进行了描述。葛氏《汉州发掘简报》是三星堆文化早期研究的代表作,亦是早期研究广汉遗址遗物的集大成者。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D/2A/CB/4285FC722A7D115AB01FF98999C_51A40AE5_3C07A.png


1963年,冯汉骥先生(中)与张勋燎先生在三星堆遗址考古调查现场

1953年宝成铁路开工后,冯汉骥带领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博物馆多次到三星堆一带开展考古调查和试掘,不断有新发现。1960年,张勋燎为历史专业57级学生讲授《考古学通论》,期间曾率学生赴广汉三星堆遗址作短期考古调查。19616月,结合教学,张勋燎与马继贤等率历史专业58级学生赴广汉中兴(三星堆)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其调查资料及研究成果刊于《文物》1961年第11期。1963年在冯汉骥的倡导下,四川省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月亮湾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0/CD/AB/CD41E61DE82FED43456B371B911_7E097919_4687A.png

1984级考古实习队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摄于19863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1/46/F6/E6A25089D4A22B32BCD63633398_60063FDF_31B9F.png


1984级考古实习队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讨论地层,靠壁者为林向,摄于1986

19863月,我校教师林向、霍巍、李永宪带领考古专业1984级本科生赴广汉实习,与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合作,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的还有四川省文管会陈德安、陈显丹。此次在距离后来发现的一、二号祭祀坑数十米的区域开展考古发掘,最大收获是发现了丰富的文化层和陶器群,极大地拓展了对三星堆文化内涵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B/73/34/4137C4A99F03AC810DE001A0ADC_60F8470F_668F9.png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2/B6/68/C78E8FFDC44C7AAD87C95C2A68E_62EE3AD4_42531.png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E/15/AC/013916D3A007AAD2377DDF728E0_FF88ACE2_6B682.png

 

说明: http://scu.edu.cn/__local/6/53/C5/CB6E26B5C882AAD9C604F33AE2E_8D8A3950_55730.png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三星堆遗址早年出土文物和旧档

 

四川大学博物馆目前馆藏三星堆文物约有200余件(片),主要分为陶器、玉器、石器三大类。陶器均为1934年广汉月亮湾发掘出土,皆为陶片,约有百余片,主要器类有尖底罐、纺轮、高柄豆、小平底罐、花边口沿罐、尊形器、器盖等,其中仅尖底罐和纺轮各修复了1件。玉器约有10余件,多为征集而来,主要器类类有环(2件)、琮(2件)、牙璋(2件)、斧(3件)、凿(1件),以及残玉块4件。石器约100件,既有1934年发掘出土者,也有陆续征集而来者。主要器类有璧(47件)、斧锛(5件)、磨石(5件)、管饰(1件)、环(2件)、绿松石珠(17颗)等。针对上述器物,周蜀蓉、尹俊霞、王波、王滨蜀曾撰写《1931-1934年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入藏的广汉月亮湾出土遗物》予以详细介绍,文载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编著《三星堆研究》第四辑,巴蜀书社2014年。

三星堆发现以来的90余年,一代代川大考古学人与四川考古工作者一道,披荆斩棘、上下求索、砥砺前行,拨开四川远古重重迷雾、重建四川古代巴蜀历史、建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进程,为打造巴蜀文明金色名片、见证巴蜀文明从盆地走向世界的辉煌贡献考古学人的力量。